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 技术支持:
    137 5189 8345

废液管理的几步流程

废液管理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分类收集

  • 目的:防止不同性质的废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

  • 操作

    • 根据废液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有机溶剂、重金属等)进行分类收集。
    • 使用专用、耐腐蚀的容器(如高密度聚乙烯废液桶HDPE桶)密封盛装,并贴上明确的分类标签。
    • 标签上应注明废液的成分、危险特性、产生日期等信息。

二、安全储存

  • 目的:确保废液在储存期间不会泄露或发生危险。

  • 操作

    • 设立专用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或区域,并设置醒目的标识。
    • 储存区域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法规要求。
    • 废液容器应放置在不锈钢盛盘内,以防止泄露时污染地面。
    •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通风设备、防渗漏托盘等是否有效,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

三、记录管理

  • 目的:便于追踪和监管废液的处理过程。

  • 操作

    • 建立废液处理记录本,记录废液的收集、储存、处理等全过程。
    • 记录本应固定在实验室安全员办公桌上,便于随时查阅。
    • 覆盖全步骤具体操作数据与实时追踪条码编号关联管理。

四、预处理(如需)

  • 目的:减少废液的危险性,便于后续处理。

  • 操作

    •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废液(如含硫化物的酸性液体),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如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氧化处理。
    • 酸碱废液可以进行中和处理,调整pH值至安全范围。
    • 含二甲苯类有机溶剂可以添加氯化钙颗粒降低挥发风险。

五、合规处理

  • 目的:确保废液得到安全、合规的最终处理。

  • 操作

    • 联系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 签订合同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确保废液的合法转移和处理。
    • 禁止将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或随意倾倒。

六、监督与培训

  • 目的: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操作

    •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废液管理相关法规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 设立专职督导员,负责监督各工序执行标准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标化评审细则。

废液管理的流程是一个从收集、储存、记录、预处理(如需)、合规处理到监督与培训的系统性过程。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操作要求执行,以确保废液得到安全、合规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