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2020年11月2日
1、任何产生实验化学废液的单位,都负有对实验废液作科学、合理地收集、暂存和无害化处理的责任。 2、严禁将实验废液随意排入下水道以及任何水源,严禁乱丢乱弃、堆放在走廊、过道以及其它公共区域,严禁混放在生活垃圾中。 3、各单位应对产生的实验废液进行分类收集,妥善贮存,收集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废液品名等信息,并确保容器密闭可靠,不破碎,不泄漏。对未达到要求的废液收储点将不予接收和处置。 4、对于化学废液应尽量先进行减害性预处理或回收利用,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废液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以降低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化学废液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化学液体废液原则上用原瓶装...
2020年11月2日
一种新型单向进气阀专利证书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外观设计名称:一种新型单向进气阀 专利号:ZL 2019 2 1287091.6 专利申请日:2019年08月09日 专利权人:广州市优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自编1号楼)X1301-C3063 授权公告日:2020年03月13日 授权公告号:CN 210259483 U
2020年11月2日
溶剂瓶密封盖专利证书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外观设计名称:密封盖(溶剂瓶专用) 专利号:ZL 2019 3 0427785.4 专利申请日:2019年08月09日 专利权人:广州市优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自编1号楼)X1301-C3063 授权公告日:2020年03月13日 授权公告号:CN 305640361 S
2020年10月30日
废液收集处理的7个重要事项 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 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 同时,必须边注意观察边进行操作。 废液收集保存建议使用废液收集瓶盖,确保安全,避免泄漏污染。 2).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物质的废液,只加入一种消除药品有时不能把它处理完全。 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注意防止一部份还未处理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出去。 3).对于为了分解氰基而加入次氯酸钠,以致产生游离氯,以及由于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废液而生成水溶性的硫化物等情况,其处理后的废水往往有害。 因此,必须把它们加以再处理。 ...
2020年10月29日
废液收集8个注意事项: 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限制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 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 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 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 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 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 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
2020年10月26日
化学实验室废液收集的六个要点 废液收集 1、实验产生的废液必须倒入专用的废液收集桶内,严禁倒入下水道。 2、存放废液的专用废液桶必须远离电源、气源、火源,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3、专用桶内倒入废液后必须将桶的废液收集瓶盖盖紧,以防挥发、溢出等引发安全隐患。 4、凡存放废液的桶上必须用标签纸标明所存废液的主要成分名称。 5、严禁将化学试剂瓶(包括空瓶或装有废液的瓶)扔进桶内(包括空桶或已装有废液的桶),以免给后续的收集处理造成困难和麻烦。 6、桶内废液存放至五分之四时,请置换新桶。 废液收集的基本原则: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分开收集,无机酸类与碱类分开收集,各试剂之前避免发生反应。
2020年10月23日
安全瓶盖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一、防火(试剂和电器)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平常试剂瓶应该使用安全瓶盖确保无泄漏,确认实验室环境干净。 电气设备严禁超载、超负荷运行,大功率的电器要特别关注 火灾可以说是实验室最可怕的,所以要学会使用灭火器,如果使用不当小火也会变成大火,甚至更坏的情况;实验室女士较多,相对来说发现火情不够冷静,所以平时应该多注重实际的演练,平时不用的易燃品及时清理,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防毒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2020年10月22日
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的五个要点 实验室日常中使用安全瓶盖,废液瓶盖可以有效避免溶剂泄漏污染带来的中毒风险! 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 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因此,现场抢救人员若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挽救中毒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防止并合症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 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