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1. 引发剂(Initiator)
- 通常是指能诱导或引发聚合反应的化学品。
- 引发剂能在适当条件下分解或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阳离子或阴离子,启动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如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等)。
- 常见于有机合成、塑料、树脂生产等工业。
2. 阻聚剂(Inhibitor, Stabilizer)
- 是阻止或延缓聚合反应发生的化学品。
- 防止单体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因热等因素发生自聚反应,保障安全和产品稳定性。
- 常见于对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易聚合单体的贮存、运输。
二、常见品种
1. 危化品常用引发剂
常见品名 | 类型 | 主要作用 |
---|---|---|
过氧化氢(H₂O₂) | 过氧化物类 | 强氧化性,引发剂/漂白剂 |
过氧化苯甲酰(BPO) | 过氧化物类 | 热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 |
过硫酸铵、过硫酸钾 | 过硫酸盐类 | 水溶性强,引发水溶液聚合 |
偶氮二异丁腈(AIBN) | 偶氮类 | 热分解产生N₂和自由基 |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 | 有机过氧化物 | 热分解引发聚合 |
注:有些引发剂属于易燃、爆炸性物质,是典型的危险化学品。
2. 危化品常用阻聚剂
常见品名 | 作用典型对象 | 主要作用 |
---|---|---|
对苯二酚(HQ) |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 | 抑制聚合,防止着火 |
邻苯二酚 | 同上 | 抑制聚合 |
对叔丁基儿茶酚(TBC) | 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 | 常主要用于液体单体阻聚 |
氢醌单甲醚(MEHQ) | 丙烯酸酯单体 | 常用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 |
氧气 | 一些单体运输中作为阻聚气体 | 配合使用或增效 |
许多阻聚剂本身(如对苯二酚、TBC等)在《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属于有毒品、有害品,需要规范管理。
三、危化品管理要求
- 引发剂和阻聚剂多数为危险化学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需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目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以及相关职业健康和环境安全法规。
- 部分有机过氧化物、偶氮引发剂属于爆炸品,管控更严(例如试剂用AIBN、BPO均有较高危险性)。
- 阻聚剂运输和储存量需满足最小抑制剂投加量,否则单体运输违法且极易发生自聚。
- 各类罐区、包装应有明显标签并定期检查阻聚剂浓度。
- 引发剂和阻聚剂要分库存放,不得误混误用。
四、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 引发剂一般热敏、晒敏、振动敏感,易分解放热爆炸,需远离热源、明火和撞击。
- 阻聚剂使用场所要监测通风,合理投加,防止过多造成单体用途受限、过少难以抑制聚合。
- 某些阻聚剂/引发剂有毒,操作注意防护,废液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 相关实验室、生产岗位需专业培训,遇异常升温、颜色变化须及时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