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用途概述
废液集中收集管道系统用于将实验室、生产线等多点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安全、高效地导入集中废液暂存或处理区域,主要适用于化学实验楼、制药厂、分析中心等场所。其目标为提升废液管理效率、降低搬运风险、减少泄漏与污染。
二、系统基本组成
- 收集端(各实验室/产废点)
- 废液收集接口/漏斗/排液阀。
- 初级过滤器或拦截网(防止固体、颗粒、玻璃等大件进入)。
- 防腐蚀防泄漏接头设计。
- 收集管道主线
- 材质:选用耐腐蚀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U或不锈钢316L等,根据废液种类确定)。
- 直径设计:匹配最大流量、排放频率,通常为DN25~DN100。
- 管道布局:墙内、吊顶或地下敷设,尽量缩短总管线长度,减少弯头和拐角,便于检修及清洗。
- 防二次污染设计:有二级截留阀、溢流管、正负压控制等。
- 废液暂存/集液罐
- 容积计算:可满足回收周期需求(如7天/15天更换一次)。
- 罐体带有液位监测、泄压、紧急切断阀、抽吸接口等。
- 罐区有安全防护、溢流报警、正压/负压保护与通风处理。
- 通气与安全系统
- 管道全程设安全气体排放(带吸附/过滤装置),防止有毒/可燃蒸气积聚。
- 要有阻火器、防爆电气、气体报警器等配置。
- 控制与监测
- 液位、压力、流量在线监控。
- 报警与异常联锁(液位溢满、泄漏、管压异常等)。
- 应急与检修
- 关键节点有检修口、泄放阀、盲板、汇流箱。
- 应急切断和暂存功能,防止流体反向倒灌。
三、系统配置细则与注意事项
1. 管路材质及密封
- 所有管线、连接件、阀门按实际废液腐蚀性和品牌规范选型。
- 法兰、密封垫须耐腐蚀。
- 必须严格密封,外部管道穿墙、过楼板处加防渗套管。
- 排液管道低点应设排污/检修口,便于维护。
2. 分类收集
- 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不得共用一套管道系统,应专管专用,防止混管反应。
- 各类废液建议分色编号,接口设明显标识。
3. 安全防护和通风设施
- 废液集液罐需配负压或微正压通风系统,并采用活性炭等气体净化。
- 管道及罐体应有良好接地,防静电。
- 关键节点安装气体、有毒液体泄漏报警器。
4. 自动化与远程预警
- 配置自动液位采集与预警联锁系统。
- 高液位可联动切断收集管、启用备用桶或报警。
- 可选远程监管与数据上传功能。
5. 安装规范与日常运维
- 敷设应避让人员活动区,便于检修,避免盲区。
- 定期冲洗、管路试压、漏液检查及保养。
- 定期检查所有管线与接口密封性,防止老化失效。
- 废液池区应设二次围堰、防扩散槽。
四、示意举例(流程简要如下)
实验室/产废点 → 预过滤&防溅漏阀接口 → 分类别管道 → 通气/安全阀 → 废液暂存罐 → 安全吸附通风 → 定期由危废单位抽运。
五、特别警示
- 设计前必须根据实际废液种类、酸碱/有机/含金属情况咨询领域专业人士,并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环保及危险废物管理法规。
- 严禁向管道系统排放未备案的未知废液及超管道耐受范围的异物。
- 废液系统是特种设备,须有完整的运行台账与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