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氧水的危险性
-
强氧化性
-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多种有机物、无机物剧烈反应。
- 高浓度(>30%)的双氧水与易燃物、金属粉末、还原剂、碱、酸等接触有引发爆炸或剧烈放热反应的风险。
-
分解反应剧烈
- 遇热、光照、金属离子或催化剂易分解生成大量氧气和水,分解速度快可引起气压骤增甚至容器爆破。
-
腐蚀性
- 高浓度双氧水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能烧伤人体。
- 飞溅入眼可能导致永久性伤害。
-
刺激性和毒性
- 低浓度可刺激皮肤与呼吸道;高浓度吸入蒸气或液体吞咽会危及生命。
- 长期接触对健康有害。
-
火灾和爆炸性
- 本身不可燃,但分解释放氧气助燃,能加剧火灾。
- 和有机物、金属粉末混合摩擦、冲击时可引爆。
二、双氧水的淬灭方法
1. 实验用量过量或反应终止的淬灭
-
低浓度双氧水(<10%)
- 可以用大量清水稀释,使其降至安全浓度再排放(需符合环保/排污规定)。
- 可用微量碳酸氢钠(小苏打)、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海波)等弱还原性物质分解剩余过氧化氢。
-
中高浓度双氧水(≥10%)
- 推荐优先使用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俗称“海波”),安全、高效:
plaintext
2Na₂S₂O₃ + 4H₂O₂ → Na₂S₄O₆ + 4H₂O + 2NaOH
加入10%的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搅拌,缓慢分解。反应无毒气体产生,注意加料要慢,以免反应过快飞溅。
- 也可用亚硫酸钠(Na₂SO₃)、亚铁盐(如FeSO₄),但注意可能有气泡产生和热量释放。
2. 实验室泄漏、泼溅或意外事故时
-
小量泼溅:
- 用大量水直接冲洗、稀释;
- 用吸附材料吸收后,进行上述化学还原处理。
-
大量泄漏:
- 封锁现场,通风,禁止接触有机物、可燃垃圾;
- 用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量亚铁盐等进行化学还原,反应后用大量水冲洗。
- 应急过程中注意佩戴防护器具(眼镜/面屏、手套、防护服)。
3. 废液处理
- 化学还原法:如上述,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分解后,经稀释达标再按规定排放。
- 结合实验室危废管理要求,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建议配置优诺科技废液收集系统进行安全处理
三、注意事项/操作安全
- 双氧水存储应避光、低温、远离易燃物与还原剂,并用专用塑料(PE)容器密闭保存。
- 操作时必须佩戴护目镜、手套、防护服。
- 禁止与还原剂、金属粉、醚、胺类等混存与混用。
- 高浓度双氧水(尤其30%及以上)严防飞溅,开启时缓慢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