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实验室废液收集系统设计方案
2025年10月24日
配方颗粒专栏 | 罗汉果 | 指纹图谱(2023年国标第四批),推荐优诺科技色谱柱:Tabitha®RSZG C18 250*4.6mm*5um。 货号:TAR18Z546250。 Tabitha®是广州优诺的注册商标。
2025年10月22日
酸洗废液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及溶解出的金属离子等,对环境具有较大危害。酸洗废液资源化处理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还能实现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一、酸洗废液资源化处理方法 1. 中和沉淀法回收金属 原理:通过碱液(如石灰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和废液中的酸,使pH值升高至一定范围(通常为8~10),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回收金属沉淀。 适用范围: 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如铁、镍、铬、铜等)的酸洗废液。 适合废液中酸浓度较低或经过初步稀释的废液。 操作步骤: 逐步加入碱液调节pH,边搅拌边测定pH值。 形成沉淀后静置或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沉淀物可进一步回收提...
2025年10月22日
实验室溶剂回收再利用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常用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等都具备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以下为常见实验室溶剂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主要溶剂回收方法 1. 蒸馏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再冷凝收集,分离溶剂与杂质。 适用溶剂: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操作流程: 将废溶剂倒入合适容量的蒸馏瓶,加入适量沸石(防止暴沸)。 连接好蒸馏装置,包括加热源、冷凝器和收集瓶。 根据溶剂沸点设定加热温度,缓慢加热,收集蒸馏出的纯净溶剂。 早期馏分(易挥发物或残留水)...
2025年10月22日
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废液回收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防止废液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学实验室、生产车间、研究机构等产生的各种化学废液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及管理。 三、职责分工 废液管理负责人:负责废液回收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及协调处理。 操作人员:负责废液的分类收集、转移及现场安全操作,必须经过培训。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废液回收规范执行情况,组织应急处理。 四、废液回收操作规范 1. 分类收集 按废液的化学性质(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废液、易燃易爆、剧毒等)进行分类。 严禁不同类别废液混合,以免引发危险化学反应。 分类标准应明确,并...
2025年10月22日
一、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1. 分类收集 按性质分类 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如酸性、碱性、有机溶剂、重金属含废液、含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分类收集。 避免混合 不同性质的废液应避免混合,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生成有毒气体等),增加处理难度和安全风险。 2. 临时贮存 使用专用、耐腐蚀、密封性好的容器临时贮存废液。容器需清晰标注废液种类、产生时间及注意事项。 贮存区域应设防泄漏措施,配备应急处理设备。 废液贮存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期堆积。 3. 物理处理 通过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分离废液中的固体杂质或回收有用成分。 有机溶剂废液可以通过蒸馏回收纯净溶剂,减少资源浪费。 4. ...
2025年10月22日
一、存放场所的基本要求 选址合理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远离人员密集区、生活区及其他易燃易爆或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水源、排水沟、易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场所。 设施安全 仓库应采用耐火、耐腐蚀材料建造,具备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功能。 应设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气体及时排出,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地面应平整、防腐蚀,并设置防泄漏措施(如防渗漏池、围堰)。 分类分区存放 不同类别的危化品应严格分区存放,尤其是易燃品、易爆品、腐蚀品和有毒品要分开。 禁止将相互反应的危险化学品混合存放,例如强氧化剂与易燃物不得存放在一起。 温湿度控制 存放环境应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危险化学品性质改变。...
2025年10月16日
一、标准概述 标准性质:国家推荐性标准 实施时间:2025年起执行 适用范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 目标:实现风险精细化管理,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规范风险分级、动态管控和治理措施。 二、主要内容 1. 风险识别与分级 风险识别 系统识别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事故风险源,包括物理风险(如火灾、爆炸)和化学风险(如毒害、腐蚀)等。 涉及环境、人员、设施多个维度。 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影响范围等指标,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级。 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如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
2025年10月16日
一、紧急喷淋装置技术指标 水流量 应能提供连续水流,水流量不应小于12 L/min(升/分钟)。 水流稳定,喷淋区域覆盖人体头部及身体主要部位。 喷水时间 应保证至少连续喷水15分钟以上,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紧急冲洗。 喷淋装置应能快速启动,一般要求3秒内水流稳定。 喷水压力 喷头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0.2~0.4 MPa(兆帕),确保水流舒适且有效。 喷淋区域大小 喷淋范围应覆盖使用者的头部及上半身,通常喷淋区域直径不小于900 mm。 启动方式 启动装置应易于操作,通常采用拉杆或踩踏式启动方式,能单手快速启动。 安装位置与高度 喷淋装置应安装在易于接近和辨识的位置,安装高度一般为离...
2025年10月16日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清洗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目的是确保器皿无污染、无残留,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初步冲洗 将玻璃器皿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溶液或固体颗粒。 对于有较多残留物的器皿,可用刷子轻刷器皿内外壁。 浸泡和清洗 将玻璃器皿浸泡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如实验室用中性洗涤剂或碱性洗涤剂)。 使用软刷或专用刷子彻底清洗器皿内外,特别注意口沿、瓶壁和底部。 化学清洗(如有必要) 对于去除顽固污渍或有机物残留,可用稀释的酸(如稀盐酸)或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时间根据具体污染程度确定。 对特殊污染(如重金属离子)可采用特定清洗剂。 注意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
微信订购
返回顶部
